close


多元民族之聚集

泰國的國土面積約為台灣的十四倍,有將近七千萬人居住於此。我們一般將泰國首都稱為曼谷(Bangkok),但其實這是英文名稱。泰國人民大多是取佛教儀式中所使用的名稱的開頭部分,稱為「Krungtep」(天使之都)。泰國境內的主要民族為泰人,其他還有華人、馬來人。追溯泰人的起源,有一說認為他們最早是從中國南部南下,後來民族之間經過融合,才形成現在的民族結構。

語言與信仰

泰語和寮語相似,卻和緬甸語、柬埔寨語截然不同。但是,由於許多緬甸人和柬埔寨人會為了找工作而離鄉背井來到泰國,因此這些人不得不學習泰語。泰國的宗教為戒律森嚴的南傳上座部佛教(小乘佛教),認為男性必須在成人或結婚之前修行佛法一段時間,才會被認同是個真正的男人。

除了佛教信仰虔誠之外,泰國人民的內心時常對王室懷抱敬意。尤其是前任國王,1946年即位的蒲美蓬.阿杜德 (Bhumibol Adulyadej,又稱拉瑪九世),更因為親民作風而受到廣大民眾的愛戴。在泰國,平日的早上八點和傍晚六點,全國會同時播放一分鐘的國王頌歌,所有人會在那段時間立正站好,以表達對國王的敬意。若是有人做出侮辱國王的言論和態度,會被冠上大不敬的罪名。

 

外資主導下邁向工業化

泰國在東協各國之中,是工業較為發達的國家之一。泰國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以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,但是自從1960年代施行產業投資獎勵法,不分內資、外資皆給予優惠之後,泰國便開始在民間投資的主導下邁向工業化。這段時期,日本和歐美的汽車、電子製造商紛紛在泰國國內設立組裝工廠,進行生產。

後來,1985年的廣場協議 (Plaza Accord,為美、日、英、法、西德五國於紐約廣場飯店簽署的秘密協議,為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,各國聯手干預外匯市場,日圓也因此大幅升值) 簽訂之後,許多日本企業為了尋求廉價勞動力,於是進駐泰國。

自此,泰國在以外資為主的各種領域,如:農產品加工、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,以及汽車、電子和電機、石油化學等,也都展開了工業化。尤其汽車製造商更是極早進軍泰國,支撐汽車產業的許多零件商也隨之進駐,形成了完整而集中的供應鏈,泰國也因此被譽為「亞洲的底特律」。自1980年代後半、至面臨亞洲金融風暴的1997年為止,泰國的年平均成長率高達 8.8%。

主要出口農漁產品和電子機器

從泰國的出口產品來看,農漁產品、電子機器、車輛、電器產品的占比相當高;其中農漁產品是以米、蝦子、雞肉、果實等為主要品項。至於銷往日本的產品,除了電子機械和一般機械外,烤雞和炸雞所使用的雞肉、蝦子等食材也占了大宗。反觀進口產品,燃料約占逾二成,其中大半都是原油、石油,部分為天然氣。其次,化學和鐵等原材料占二成,機械類占近二成,電機、電子相關零件則占了逾一成。

完善的投資環境與產業群聚充滿魅力

泰國的經濟優勢,第一是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。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「2018年經商環境報告」,泰國的排名是世界190個國家中的第26名,在東協內的排名僅次於新加坡 (第2名) 和馬來西亞 (第24名),並遠遠超越其他周邊國家。

具體來看,如取得建築許可的容易度、獲得電力供給的容易度、對於投資者的保護、契約的強制力、所有權登記等,泰國在有關司法程序的效率性等項目上獲得相當高的評價。例如,取得建築許可所需的程序次數為7次,成本為建築費用的 0.1%。新加坡分別是10次、0.11%,馬來西亞則是13次、1.3% ,相對來說,泰國的建設投資環境較有效率。

其二,泰國的產業群聚度為東協第一。在距離首都曼谷車程一〜二小時以內的範圍裡,密集設立了許多工業區,尤其汽車產業、電子和電機產業的群聚程度仍不斷增加。以汽車產業為例,組裝廠約二十間,與其相應的一級供應商則有700間以上,二級、三級供應商的數量更超過1200間,可見上游產業有多麼廣大。

其三,因為泰國邊境與柬埔寨、寮國、緬甸相接,所以能夠運用這些周邊國家的廉價勞動力。據說,在泰國工作的非技術外籍勞工至少有將近三百萬人。位於近緬甸邊境處達府(Tak)內的美索(MaeSS),在2013年時獲准開發經濟特區,目前已有許多緬甸勞工在當地從事紡織、食品加工等產業。除此之外,泰國政府也已公布方針,表示將分成第一期、第二期,在共十個縣內開發鄰近邊境的經濟特區。

位居中高所得國家的階段

根據世界銀行的分類,泰國在東協之中,和馬來西亞同屬中高所得國家。產業方面,汽車和電子等資本密集型的加工組裝產業已達發展階段,相對而言可說是正邁向工業化發展。泰國今後雖然以晉升高所得國家為目標,但必須留意的是,世界上還是有不少國家在躋升中高所得國家之後,歷經多年仍無法成為高所得國家,像巴西、墨西哥等中南美國家便是如此。

泰國所提出成長策略的一環,便是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自2015年所實施的「七年投資促進策略」。該策略是對於產品開發等期望能有所革新的領域,提供豐厚的投資獎勵,以求促成尚未因應市場結構變化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升級。

「七年投資促進策略」中特別受到優待的經濟活動;

  • 產品設計、開發中心
  • 航空產業
  • 電機、電子產品設計
  • 軟體
  • 廢棄物發電事業
  • 節能支援服務
  • 開發經濟特區
  • 電腦、雲端服務
  • 研究開發事業
  • 生物科技
  • 工程設計
  • 科學研究
  • 精密測量服務
  • 職業訓練中心
  • 森林栽培

另一項成長策略的構想,則是以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委員會為中心,與柬埔寨、寮國、緬甸這些周邊國家進行分工。首先得興建道路、鐵路等與周邊國家連結的基礎建設,然後將勞動密集型工程移交給周邊國家,泰國國內則負責高階工程,希望藉由工程之間的分工來提升效率。實際上,現在已經有企業開始採取這樣的分工方式。

然而,這項策略的前提,也就是泰國政府興建基礎建設的計畫,卻要到2022年才會完成。且周邊國家的基礎建設、投資相關的法規制度也都還在準備中。分工體制的構築可說是處於剛起步的階段。

泰國兩大經濟課題:

① 培育高階產業人才② 興建與周邊國家連結的基礎建設及周邊國家塑造投資環境,而要解決這兩項課題都需要時間。

但是,展望2020年之後的情勢,屆時泰國的人才培育、連結基礎建設、及周邊國家的投資環境皆可望有所進展。只要這些條件齊備,泰國國內便能發展出高階產業,也能開始與具有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的周邊國家進行分工,預計成長率也將上升。

曼谷是亞洲數一數二的消費市場

泰國做為消費市場的魅力在於,以人均G D P超過五千美元的中產階級為基準,消費能力在此之上的消費者多達六千五百萬人。泰國由於經濟持續發展,消費者的購買力也確實正在逐步升高。2000〜2010年這段期間,家庭年所得為五千〜三萬五千美元的中產階級比率,便從32.5%上升到61.7%。

到了2020年,預估泰國的中產階級將會占整體的七成以上,家庭年所得為一萬五千美元以上的中高所得階層比率為整體的三成,三萬五千美元以上的富裕階層則會超過一成。由於目前泰國能夠申辦信用卡的所得基準為年收十八萬泰銖(約十六萬五千台幣),今後的消費市場將可望因能使用信用卡的中產階級增加,而變得更加活躍。

2020年時,選擇性支出將擴大四倍

關於家計支出中,扣除不可或缺的飲食費、住宅費、水電費等基礎支出後所剩餘的選擇性支出,泰國在2010年比2000年時增加了2.1倍,預計到了2020年還將上升至3.8倍。這意味著泰國人民對於家電、汽車等耐久消費財,以及教育費、旅遊等服務方面的支出將會擴大。

 


資料來源:摘錄自;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《聚焦東協》(城邦出版)、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

原文出處:投資補給站-泰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? 東協第一的產業群聚地

圖片來源:pixabay.com

Yu Serviced Office

Website➤  http://bit.ly/2Fvw8JV

▪Facebook:@yuservicedoffice /

▪Line: yuserviced

▪Skype: yuserviced

▪Whatsapp: Yu Serviced Office / +66636471252

▪Address:3656/45 Green Tower 15F, Rama 4 Bangkok

▪Tel:+66-2-821-5880

▪Mobile:+66620151100

▪Email:raphijiajie@gmail.com

 
arrow
arrow

    yuserivedoff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